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调整新能源车申请指标,取消社保限制!深圳出手

网络热点05-11阅读:9评论:0

在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方面,深圳又出手了!

5月11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申请条件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表示,将取消非深户籍人员申请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社保限制。放宽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市登记的小汽车个人申请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的条件限制。

这意味着,非深户籍的深圳居民以后想申请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的话,不再有社保限制,只需要持居住证即可。即使车主名下已经有1辆粤B牌汽车,也可以再申请购买1辆混合动力小汽车。

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跑”全国

5月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第二十九条提到:促进汽车消费。延续汽车“以旧换新”差异化补贴政策,按照分档分类原则,深圳市区联动加大对换购新车的支持力度。取消非深户籍人员申请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社保限制。放宽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市登记的小汽车个人申请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的条件限制。

本次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通告,可以看作是对《通知》的落实,有望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前,深圳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位居世界前列,2023年深圳全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67.9%,这意味着去年每100辆新上路的汽车,就有接近68辆是新能源汽车。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23年全国汽车销量是3009.4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是949.5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1.6%。

超充站数量超过传统加油站数量,也是深圳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体现。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深圳市已累计建成超级充电站362座,数量已超过传统加油站数量,充电枪数量也已超过加油枪数量。

为何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中关村(000931)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以及整车制造和销售等环节。这种完整的产业链使得深圳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离不开先进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袁帅认为,深圳拥有众多优秀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机构和企业,这些机构和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能够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同时,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具有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包括公共交通、出租车、物流等领域。这些应用场景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政策支持构筑“全方位”竞争优势

在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策支持也提供了较大助力。

“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袁帅向记者表示。

2023年8月,《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提出到2025年汽车技术水平、场景应用和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200万辆,全球汽车“含深量”显著提升,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级规模。

为打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空间,《通知》提到,推进道路交通用车电动化升级。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推动提高新能源汽车社会化维修服务能力。推动巡游出租车更新换代。到2025年,完成更新替代巡游出租车不少于1.4万辆。

为促进深圳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竞争力,2月份,《深圳市2024年促进汽车出口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从增加本地汽车制造厂出口车型产量、推进汽车产贸协同开拓海外市场、扩大二手车出口高能级主体数量、加快二手车出口手续办理效率、提升汽车出口运输保障能力、增强汽车出口配套综合服务能力等6方面提出了24条具体举措。

《方案》提到,要提升汽车出口运输保障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增加滚装船航线,争取更多外贸汽车航线以深圳市为始发地或停靠深圳市港口;支持企业购置滚装船,建设自有外贸滚装运输船队。

袁帅认为,这种政策支持可以加强深圳汽车产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和合作,推动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和品牌建设,提升深圳乃至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整体来看,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出口到配套超充站的建设等方面,深圳都进行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为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撑。

而深圳的努力,也是全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缩影。开源证券研报表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市场快速发展。2021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14%,2022年达到27%,2023年超过33%,到2024年4月,乘用车已经突破50%,超出行业预期。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50%,这不仅是数字上的里程碑,更是汽车市场格局的转折点,未来汽车行业将加速洗牌。

责编:叶舒筠

校对:彭其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